重磅推出——2019嘉洋幼儿园家长读书会
来源:雅学教育招生网
时间:2022-01-27 20:28:12
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孩子终生最重要的老师之一。如果期待孩子有个美好未来,家长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。
本学期,淮安市嘉洋国际学校的家长们将和我们分享《为孩子立界线》与《童年的秘密》两本书。特别感谢这些家长为了孩子的益处愿意学习和成长,你们将成为你们家庭的祝福,恭贺你们!
以下文章是一位家长和我们分享《为孩子立界限》(海天出版社,2009年)第一~二章的阅读心得。
作者简介:
作者:(美国)亨利•克劳德博士 (美国)约翰•汤森德博士
译者:吴苏心美
亨利•克劳德博士(Dr. Henry Cloud)和约翰•汤森德博士(Dr. John Townsend)是美国全国性广播电台节目“新生命”(New Life Live!)的主持人,也是许多畅销书的作者,包括:《过犹不及》、《为婚姻立界线》(Boundaries in Marriage)、《界线对谈——Face to Face》(How to Have That Difficult Conversation You’ve been Avoiding)等。
今天和大家分享阅读「为孩子立界线」这本书的读后心得。刚拿到这本书时,就留意到“界线”这个名词,以及“何时该说可以?何时该说不可以”这句话,原本我认为,小孩只要不踩到我的底线就可以了,至于我的底线是如何定义呢?却又无法明确地向小孩解说明白,况且父母二人的底线又不一致,所以,平时和小孩相处时,小孩经常从我的口中听到“不可以”这三个字。
“何时该说可以?”这句话令我疑惑且好奇,为什么作者会这么写呢?回想平时的我,都是向孩子说“你不可以这么做。”、“你可不可以表现好一些?”、或是“你表现好就可以玩喜欢的玩具了。”;可是,我却没有定义么样才是表现好?要如何表现才算是表现好,以致于小孩无法知道他该如何做,他只知道父母生气时就该停止动作了;详读作者举例说明之后,我才恍然大悟,原来“不可以”是指用大人的角度,来看问题时的标准,而“可以”是指用小孩的角度,来认清责任的准则,而彼此间共同的依据就是“界线”,界线可以用各种型式定义,可以是文字,声音,有形物品,现象等等,端看家长如何利用,这本书的內容真是令人惊讶。
举自身的例子来说明,书中有案例和我们家相同,平时妈妈叫S起床后,就要一直催促着S,穿好衣服然后刷牙,不断地催促,一直到S上学后,催促声才停止,每天都是同样的循环,全家人的情绪都是紧绷到极点,没能好好享受美好的早晨时光,直到看到这本书后,让我们好好思考立界线这件事,S起床后穿衣刷牙,所有的事都是S该负的责任,当他遇到能力不及的事时,就是他的问题,S就会向我们求助。这时我们就要判断这个问题,孩子是否有能力完成?是否需要出手帮忙?
于是针对平日早上的状况,我们想到利用闹钟当作工具,做法则是设定3个闹钟时间,然后向S说明,每个闹钟响铃的定义,当早上起床后,就要开始动作;在第一个闹钟铃响时,就应该着装完成并且准备刷牙;在第二个闹钟铃响时,就准备吃早饭,而第三个闹钟铃响时,就要背上书包准备出门了,如此和S沟通后开始实施,经过了一星期,早晨没有了摧促声,也少了紧张的情绪,一家人都心平气和的用早餐,这时才发现,原来S可以自己在时间内,有序的做好每件事,真是太棒了!
立界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除了小孩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外,家长也需要坚守好自己的界线。目前,我们家正在尝试将生活中的事物,逐步使用“界线”来厘清问题及责任归属,虽然还有“家长容易忘记,小孩需要多次练习”的问题存在,但是,深信全家人的目标一致,共同努力,结果一定是美好的,以上心得和大家分享,也期望大家和我们一样幸福快乐!